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中國電子北海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慶華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并赴京接受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這是北海工業園區第二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0年北海市果香園果汁有限公司鄒春也獲得此殊榮。
近日,記者走進北海工業園區采訪,隨處都感受到重點企業經濟發展的活力。數據顯示,今年1~4月,該園區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9.26億元,同比增長57.95%,其中完成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產值191.13億元,同比增長61.06%
追求“北海速度”的全國勞模
把產業園區當成自己夢想的“孵化地”,把“北海速度”當成拼搏的目標,將“區城共建”當成事業騰飛的力量支撐,這是全國勞模謝慶華一直在為之奮斗的事。
作為建設新型園區的探索、實踐者,謝慶華以“立足高端,構建產業鏈,打造北部灣電子信息產業基礎”為發展戰略,吸引電子企業規模集聚,把電子信息產業打造成北海市支柱產業,引領北海電子信息產業奔千億,為廣西打造千億元電子信息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北海成為專業電子信息產業產城融合示范區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6年時間里,中電產業園先后引進冠捷、景光、六禾、三諾、朗科等知名企業106家,工業總產值超過380億元。園區還創造了十多個“廣西第一”,多個項目填補了北海、廣西的空白。2014年,北海市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810億元,占據廣西電子信息產業大半壁“江山”。
龍頭企業成發展助推器
據介紹,今年1~4月,三諾、朗科、惠科、冠捷、冠德等骨干企業的訂單增長較快,用工需求旺盛;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三友新材料、世紀創新一體機、嘉信高智能充電、惠晟液晶邦定等4個項目相繼投產,形成新的產能;另外,2014年,園區出臺了推動貿易型企業轉型上規模的獎勵政策,一批小企業獲得快速成長,去年新增9家上規入統企業。
2015年,廣西朗科產業園重點將放在自有產品擴大產能和研發、生產、銷售及配套一條龍產業,加倍完成產值及稅收。預計2015年全年可完成產值70億元以上,稅收完成5000萬元以上。
產業帶動跨越發展
記者在園區看到,北海電子信息產業配套產業園5萬平方米廠房已經封頂;廣西電子產品檢測中心已完成廠房建設,正在進行裝修招標和設備采購;惠科電子(北海)科技產業園二期正在積極推進中;北海軟件信息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前期工作已經完成……
園區招商引資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今年前4個月,園區共引進項目20個,合同投資總額6.2億元,其中電子信息及配套項目4個,合同投資額為2.6億元。在引進的項目中,軟件信息和服務業項目增多較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園區400套公共租賃住房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在園區內工作了3年的外地員工高興地說,明年他們就可以住進公租房了。此外,園區重點道路也提升了規格,“14年前,這里像農村,現在完全變了個樣。”從園區開創就在這里工作的工作人員說,園區已是一個產業及生活配套齊全的新型工業城。
在談到下一步時,園區負責人稱,將引進有助于形成產業聚集、產業升級的項目作為重點,“要不斷提高基礎設施配套水平,爭取吸引更多質量效益高、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