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十屆北海市委常委會第106次會議和北海市十四屆人民政府第9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北海市政府近日正式出臺了《關于加強生態經濟和生態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刑岢?,將生態建設融入北海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環境友好生態秀美,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道路。
《意見》提出,堅持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充分發揮北海特色和優勢,圍繞提升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地位、增強城市國內國際競爭力的戰略目標,走新型產業化和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產業發展實現“四個轉變”,即:由以服務業帶動為主向工業、服務業和農業共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實現“三個轉變”,即:由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轉變,以量的擴張為主向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并重轉變,由傳統經濟生產模式向循環經濟生產模式轉變。
《意見》提出,推進產業發展生態化方面,著力于推動產業循環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快開發生態林業、積極推進生態服務業、推動產業園區生態化改造、打造生態示范園區。推進生態建設產業化方面,著力于加快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進清潔能源和綠色產業發展、構筑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并重的綠色生態系統、強化環境污染治理。
《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17年,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轉變,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傳統優勢產業逐步提升,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生態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生態優勢更加突出。全面完成國家、自治區下達的能源消費總量和節能減排降碳任務指標,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高于85%,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7%和90%。到2020年,生態經濟和生態文明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方式,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生態經濟主導經濟發展,生態文明主導生活方式,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基本形成產業結構優化、生態環境良好、城鄉統籌協調的發展格局。全面完成國家、自治區下達的能源消費總量和節能減排降碳任務指標,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高于85%,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0%和95%。